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處獲得教育部青年署109年「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畫」補助,辦理「職向未來跨育導航計畫」,透過校內原住民學生比例較多的系所,配合系所特色設計客製化課程,規劃不同的職輔活動,同時強化原民多元文化主題職涯概念,進而促進原住民學生的職涯發展與規劃。

計畫主軸「跨育」與「跨域」的概念,讓體育系的學生不只參與運動體驗,亦透過參訪活動了解課程設計與教學,實地採訪校友創業經驗等多元化職輔活動,讓學生瞭解未來職場、思考個人優勢及應強化的能力。計畫帶領學生前往全國第一所原住民族實驗小學—博屋瑪國小參訪,學生從博屋瑪國小的特色課程的介紹、課綱及教材的設計,看見翻轉教育的實例,藉此引導學生在課程設計上開拓視野、激發創意,瞭解原住民文化及傳承的重要性,讓體育系學生未來在從事體育教學時,可融入原住民文化設計課程。

參與計畫的學生蔡芙霈來自排灣族,未來想成為一位原民小學的教師。她深刻感受臺灣的多元文化,更珍惜原民部落各項文化特色,這次計畫擴展了她不同的視野,透過學習體驗的教學方式提供了她未來身為教師時的養分。蔡同學表示,這學期擔任該計畫兼任助理,在計畫的各項安排、連絡講者及參訪活動上,打破原來害羞的個性,主動積極是這次學習到很重要的工作態度,同時也學習到了問題解決、尋求協助和溝通技巧等重要的職場能力。

另一方面,計畫藉由「典範人物故事」教案,帶領學生進行職涯訪談分享,累積成系所出路發展的職輔教材。參與計畫的學生透過實地採訪機會,認識了曾獲雅加達亞洲運動會龍舟隊金牌等獎項的輕艇專長畢業校友何佳霖,訪談中挖掘典範人物在體育專長的訓練與經驗,了解在畢業後的就業選擇上有哪些必要的考量點,以及相應的能力、知識與技巧的學習,也讓在校學生親眼見證從體育系畢業的何佳霖成功跨域成為「侶人咖啡」的創辦負責人。「求學過程對創業的影響、轉型過程的理念與困難、對想創業者的提醒」這三大部分,從一位校友的成功經驗促使學生們開始思索未來就業方向並及早為自我職涯做規劃與經驗累積。

教育部青年署辦理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畫,提供多元學習體驗活動,拓展青年未來職涯進路。相關資訊詳見「青年職涯輔導資訊平臺」。

 



以下內文出自: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01109/36824426.html







松山區離婚證人萬華區離婚證人南港區離婚證人士林區離婚證人北投區離婚證人







板橋離婚證人三重離婚證人蘆洲離婚證人中和離婚證人新莊離婚證人新店離婚證人三重離婚證人中和離婚證人蘆洲離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endashh44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